校史网
 首页  部门情况  历史沿革  精神传统  人物春秋  史海钩沉  史志典籍  流金岁月  VR校史馆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史海钩沉>>正文

历史的记忆

——写在建校四十五周年之际

张海蛟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2010年注定是一个在我校史册上值得大书特写的年份。这一年,我校不仅成功更名为湖北医药学院,而且还迎来了学校四十五周年华诞。忆四十五载沧桑,风雨如歌;看四十五载辉煌,椿萱并茂。那一个个珍贵的历史记忆,如同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散发着夺目的光彩。

记忆之一:创业

1965年11月,为改变鄂西北山区缺医少药的状况,支援三线建设,原湖北省人民委员会颁文组建我校。53名专家学者顶着凛冽的寒风,离开武汉,携妻带子长途跋涉来到老、少、边、穷的鄂渝陕豫四省交界的郧阳专区,在物资极其匮乏的情况下,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历程。

年近半百的教授、干部,与年轻的教师、医生一样,风餐露宿在工地,开山挑土冲在前,没有大型机械作业,他们就用双手垒石砌墙。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仅仅靠着20万元创办经费,40名学员便在简陋的校舍中如期开学。

1967年春,学校迁至十堰,创业者所面对的又是一片荒芜沉寂的土地。这意味着一切建设又从零开始。这边放下粉笔,那边拣起铁锹。工地上,他们睡的是大通铺,吃的是玉米红薯粥。但即使是这样艰辛的生活环境,都丝毫未能动摇第一代郧医人的坚定信念。他们说:“平房低矮能撞梁,桌椅自制当木匠,输液架子竹条编,个个儿都是好儿郎”——这当年自编的顺口溜显示出了创业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怕啃硬骨头的艰苦奋斗精神。

学校的创业先辈们以他们精神和业绩为后来者们的心灵产生着强烈冲击和巨大震撼。

记忆之二:校庆

2005年的11月8日前后,校园里花如海,歌如潮,彩旗招展。庆典大会气势恢宏,文艺晚会热闹非凡,学术论坛嘉宾云集、名家荟萃……这些都是40周年校庆留给我们的深深记忆。

这一天,郧阳医学院迎来了自己的四十华诞。满园喜庆之中,几代郧医人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母校的生日!庆典大会隆重热烈,众多领导嘉宾盛赞我院办学成就;文艺晚会高雅大气,激动人心,著名歌唱家杨洪基的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动人心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指导方明、雅坤的诗朗诵激情飞扬;系列学术活动精彩纷呈,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国家“973”首席科学家唐朝枢、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麻醉与重症监测研究室主任马大青、澳大利亚ACU大学医学院院长克伦·弗劳斯博士、ACU大学护理学院院长辛迪·丽等相继举行学术报告会;校庆系列宣传方面,凝炼了郧医文化,编印了我院首部校史,拍摄制作了高水准的校庆专题片,学校的建设发展与校庆资讯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大公报》、湖北电视台、《湖北日报》等各级媒体发布,产生了巨大影响。

记忆之三:教评

2007年5月23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公布中国人民大学等133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论的通知》,《通知》指出,郧阳医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结论为优秀。

喜讯传来,武当颔首,汉水涌波,杏林吐绿。一股莫名的欣喜不约而同地在每一位郧医人内心澎湃,一种火热的激情无与伦比地在五月的郧医校园里迸发。

这个结论,是对我校几十年如一日“以教学为中心”,致力于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一种充分肯定,是对我校广大师生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誓夺教评最后胜利拼搏精神的一种有力回报。

挑战与机遇同在,压力与动力并存。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郧医人素来就有不畏艰难,敢打硬仗的优良传统。在教学评估自评自建的过程中,在校领导的率先垂范下,全院师生精诚团结,扎实工作,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评建之歌。

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荣膺“优秀”评估结论,这是一件将永载郧医史册的大事。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无愧于创业先辈们的重托,无愧于秦巴山区数十万人民的期望。欣慰之余,再次回顾难以忘怀的2006,历史的回声如黄钟大吕:只要湖北医药学院精神永存,我们将会战胜一切困难,在不断地拼搏中书写生命的辉煌!

记忆之四:申硕

自2006年荣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结论以后,我校在大力开展教评整改工作的同时,及时把工作的重心转到申硕工作上来,全校上下团结一心,全力以赴,为申报独立硕士学位授予权,为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学科建设整体水平而忘我工作。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申硕和学科建设工作。自2007年3月份开始,学校领导先后奔赴川北医学院、长江大学和湖北师范学院等高校深入细致考察学科建设工作,学习了兄弟院校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学校还成立了申硕工作领导小组,由院党委书记黄铁柱亲自担任组长,院长涂汉军、副院长徐少勇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材料组、联络组、宣传组、接待组等多个小组,具体组织实施各项申硕工作。为确保申硕工作的质量,学校领导还专门从学校各部门抽调精兵强将,充实到申硕办公室,协助开展工作。校领导还经常在休息时间,深入申硕办看望慰问加班的工作人员,并与他们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探讨工作的思路,使工作人员深受鼓舞。

自2007年3月份开始,学校先后召开了“郧阳医学院第三次学科建设暨申硕动员大会”、申硕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会议、申硕办会议等各种层次的会议三十余次,研究布置工作,明确思路任务。2007年4月中旬还专门在学校篮球场组织了“申硕成功是我们最大心愿”的千名教职工主题签名活动,充分表达了全体郧医人对申硕的良好愿望和坚定决心。

学校还先后邀请了中国医学科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台湾高雄医科大学等多所专业机构、高校的十余位知名专家教授来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特别是2008年10月,邀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FeridMurad教授来校访问讲学,并聘请他为我校名誉教授。省学位办和省科技厅领导也先后应邀来校检查指导工作,给全校师生以巨大的精神鼓舞。

在全校上下的奋发图强,克难进取下,2008年我校终于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在申硕的征程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相信经过立项建设期的不懈努力,三代人的夙愿终将实现!

记忆之五:更名

2010年5月6日,国家教育部下发教发函[2010]77号文件。文件指出,经研究,同意郧阳医学院更名为湖北医药学院,同时撤销郧阳医学院的建制。

2010年5月27日,湖北省人民政府下发鄂政函[2010]173号文件。文件指出,经教育部同意,省人民政府决定将郧阳医学院更名为湖北医药学院。

更名成功,是学校几代师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结果,是学校45年风雨历程、辉煌业绩的见证,是学校发展史上的一座新的里程碑,将被浓墨重彩地写进学校的史册。

作为一个校名,郧阳医学院已一去不复返,成为了一种历史的记忆。但,这将会是一个永恒的记忆:无论时代变迁、光阴荏苒,她都会像一个文化的印记深深隽刻在人们的脑海中,永不磨灭。

学校更名成功的意义在于可以进一步稳固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其向我省及周边省市、特别是向西部地区省市的高等医学教育之辐射作用,更好地发挥区位优势和凸显我省作为高等教育大省之影响力。同时,也将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增强凝聚力,稳定教师队伍和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进一步鼓舞和激励广大教职工扎根山区,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科研、医疗与管理工作中去,从而促进学校增强办学实力,为我省乃至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更名后学校冠以“湖北”的医药学院新校名,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湖北”这个资源品牌,也符合该校办学性质及其所处地域的特点,不仅为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必然有利于我省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更改新校名后,将药学列为该校的一个主干学科,对广袤的秦巴山区丰富中草药的研究开发和缓解医疗卫生机构中高级药学人才奇缺的问题十分有利。“医学院”更名为“医药学院”不仅符合学校的办学实际和特色,而且也符合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发展趋势和我省医药人才培养结构调整的需要,对推动我省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构建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发展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有湖北特色的医药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湖北医药学院校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