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风——学院赖以发展的无形力量
牛龙光
古人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概括了一个人成长的规律,我院建院至今已经三十五周年了,即进入成熟时期。纵观我院的发展经过,我认为除了那些房屋、设备、资金等硬件之外,职工中严谨自觉的敬业精神,则是我院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无形力量。尤其是一批建院元老们的工作态度更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兹将我亲身感受的事举一、二例如下:
1971年秋,我被调入郧县卫校恢复中专招生工作。乍一从乡镇医院的临床岗位转到医学教育岗位,真不知如何干好。虽然可以照搬自己当学生时老师们的一些做法,但教学工作中的规律与重点却是知之甚少,还有一些基础医学知识更新很快,也忘记了。正在这时,当时的武医郧阳分院的王克亚、项士孝、孙鹏飞、肖瑛等几位老师为我和均县卫校(即丹江学校)搞教学管理的几位同志举办了为期两周的学习班,他们分文未取,为我们系统复习了解剖学、组胚学、生理学、生化学的基础知识,教我们如何自制简单的教具与标本。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项士孝老师边讲解边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组织图的风采,和肖鹏飞、肖瑛老师不用讲稿、深入浅出、谆谆善导、纯熟的讲课情景,为我们树立了课堂教学的样板。
尤其是王克亚老师还给我们讲解如何制定中专医士专业、护士专业的教学计划:总学时应该是多少,课程进度怎么排,哪些课在前,哪些课在后,哪些课文可用于穿插机动。中专生每周最多能排多少学时,自习课怎么处理等教务管理方面的知识。这次学习班至少为郧县和丹江这些新开始举办全日制中专的卫校奠定了开班的基础,创造了良好的开端。至于我本人,则是终身受益。再举一例:
大概是在1976年或1977年春节正月初二或初三的上午,王克亚老师突然经过我在郧县卫校的宿舍门口。我向他致以问候,才知道他整个春节都在各个实习医院看望实习学生。因那时春节期间病人很少,食堂常不上班。我还笨手笨脚地做了一顿午饭挽留他。以后,我到医学院来买教材,他还专门留我吃了一顿饭,菜中有油煎荷包蛋,至今记忆犹新。据说,那些年王克亚老师一直坚持利用寒暑假到下面去看望实习学生,即使春节也不例外。
还有章道熙老师不顾X线的损害为患者精心诊治疾病,郝楠荫老师为鄂西北培育妇产科人才的动人故事,都使我们永远难以忘怀。
元老们不计报酬,不谈休息、不嫌麻烦、而且那么无保留地为县卫校的同志“补课”;教务科长春节期间还在长途奔波于各实习医院了解实习情况,没有秘书,没有小汽车代步,也没有报酬补助,甚至有时还会饿肚子。这种奉献精神,这种对事业负责的工作态度,为我们起到了楷模的作用,我们在郧县卫校乃至地区卫校和十堰卫校的学校管理工作中都不由自主地以他们为榜样。
毛主席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我们都没有三头六臂,都不能回避困难,都知道单位发展了,自己才可以随之发展,像老一代创业者那样认真对待我们所担负的工作,我们就会克服所面临的任何困难。这是我们医学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无形力量。这就是“院风”,这就是传统,我们要注意培育这无形的力量,使其发扬光大。
摘自《郧阳医学院报》2000年11月10日 第40期